留学生群体,一点风吹草动就很容易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在国庆节来临之际,下面出国留学网就来说说中国留学生出国后会更爱国吗?下面一起来看看她们的爱国故事。
我们主动邀请外国同学参加曾专属于中国人的聚会,用勤劳的双手做出比英国强一万倍的美食,款待八方来客。这是爱国吗?应该是。我没有看到柏杨说到的“丑陋”,我看到的是团结起来的中国人是那样和谐、自信、勇往直前!
1
2003年10月1日,对我而言没有国庆黄金周,而是在格拉斯哥大学商学院里听David老师讲MBA的主修课——Critical Thinking(思辨意识)。
那时中国驻外使领馆与留学生、海外华侨之间,没有像今天这么亲近。最近我刚到英国出差,与诺森比亚大学中国学联主席聊天,才知道这些学生干部已经开始为“英国东北五校”(杜伦大学、纽卡斯尔大学、诺森比亚大学、桑德兰大学、提赛德大学)联合“春晚”而忙前跑后了,而且中国驻英使馆的高级官员也大力协助,还要亲自出席。
“春晚”在中国渐渐“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而在留英学子中间仍是众望所归的粘合剂。这是爱国吗?也算是,不过感觉更多是国际化背景下自我认同的标签。在国内,中国人是主流,是大多数,是一元化,而到了英国,却成了多元化分支中的少数派,“中国”的意识反而被环境强化。
身在异乡为异客,总有些格格不入似的,而英国的封闭和无知,更是我始料不及的。想起了北京的圣诞——那是北京王府井天主教堂的摩肩接踵,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接纳和吸收远胜于当代英国人之于东方文明。也仅仅是最近几年,春节等中国元素才在英国人的生活中渐渐成为一道风景。
2
我房东留下的电视收不到中国国内的信号,连英国当地的频道也没有几个,倒是天天能看到首相布莱尔与英国议会之间的辩论。
总说中国的会议多,英国这边也不少。不同的是,中国开会一人说、其他人记笔记,英国开会一人说、别人接下茬儿,甚至面红耳赤、怒目而视。
听多了、看多了,会觉得英国人矫情、中国人顺从,英国人的会议反而没有中国人的效率高,旷日持久的鸡毛蒜皮、婆婆妈妈。最终感觉同样靠嘴活着的人群里,英国人有可能终其一生只说不做——达不成统一意见,没法做。
这是爱国吗?算是吧,不过更多是对中国政治在认识论层面的升级版解读。中国式管理的效率应该是世界第一,效果上是日新月异与劳民伤财并存。
3
相比会计、金融、机械工程等专业,英国大学的MBA算是相对容易的,当然,需要修满12门课程,学业负担也很重。
仅仅上了半节课,一些中国学生就因为听不懂课而纷纷将录音笔摆到了任课教师的讲台上。下课后,五湖四海、素昧平生的中国同学开始走到一起,回归了我们在国内熟悉但又貌合神离的“集体主义”,组成了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学习小组。
我们把老外也囊括进来了,用粗糙的英语与世界交流,向陌生的国际化环境学习。
我们主动邀请外国同学参加曾专属于中国人的聚会,用勤劳的双手做出比英国强一万倍的美食,款待八方来客。
这是爱国吗?应该是。我没有看到柏杨说到的“丑陋”,我看到的是团结起来的中国人是那样和谐、自信、勇往直前!
4
10月的格拉斯哥,天气已经很凉了,特别是秋冬之交的雨夜。路灯泛着淡蓝色的光晕,雨的珠帘被风频繁掀起。
再过一个月,礼品店的货架上肯定会摆满了各式的圣诞小物件,大多很可爱,无意中看到标签上的注释:Made in China。中国货无处不在,廉价,但质量已经非常好了。中国人已经过了用劣质暖壶与俄国人换木材的年代,中国制造不再是垃圾。
到英国留学的中国人,总忘不了给老师、同学带些国内的工艺品——典型的中国式公关,热情而周到。而我们却很少得到外国友人相应的回馈。
西方人表面的友善仅仅维持在见面的须臾,他们的冷漠和自私仿佛苏格兰的冬夜,绵长而刺骨。西方的冷漠仿佛当年我们东方的冷漠一样,盛世的辉煌伞盖下容不得落后的存在。
历史在东与西的博弈中曾经选择过我们,如今选择了他们,公平合理。
从制作这些不值钱的小物件着手,我们正一步一步迫近他们;从西学东渐的艰苦跋涉开始,我们正一步一步赶超他们。依靠的不是尖船利炮的血腥,而是逆水行舟的豪迈和海纳百川的兼容并蓄。华族的博大与隐忍昭示着下一次历史轮回。
这是爱国吗?肯定是!
本文来源:中国留学生出国后会更爱国吗
亲,点击此处在线申请留学咨询服务和报名评估!我们将竭诚提供最佳评估服务!